天山南北绿意盎然——中国邮政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作者:王勇成 纪海霞 杨芹 刘建超
时间:2025-09-25     来源:中国邮政报

  金秋时节,牛羊成群、瓜果飘香,天山南北生机勃勃、“丰”景独好。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七十载栉风沐雨、七十载昂首奋进,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闭塞边陲到璀璨明珠,新疆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奇迹,展现出一幅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新时代美好画卷。

  在波澜壮阔的征程中,中国邮政始终与新疆发展同频共振。从“驴驮马运”到智能物流,从边疆孤岛到电商热土,邮政网络如同血脉般贯通天山南北,成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普服为本,践初心连民心

  莽莽疆土、漫漫边关。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加之地广人稀、多民族聚居、自然地理环境复杂特殊等诸多特性,让邮政普遍服务网络建设的难度更大。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之初,全区仅有自办邮政所151个、邮政代办所276个。之后,随着全疆各地邮电局(所)相继成立,1978年达到1000余个。这些邮电局(所)承担着信件、包裹等邮件的收寄与投递工作,为邮政普遍服务搭建了基本的网络框架。

  多年来,新疆邮政始终将普遍服务视为践行“人民邮政为人民”初心使命最根本的体现,视为邮政生存发展的立业之本、发展之基,全面贯彻普遍服务标准,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改善用邮体验,全力打通全区普遍服务“最后一公里”,持续推进普遍服务提质达标,切实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邮需要。

  山水迢迢,不负使命。喀什是新疆建制村总数最多的地区,也是建制村直接通邮工作任务最重的地区。2019年8月,新疆邮政克服重重困难,组织专人、专车、专线,正式开通了从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通往热斯喀木村的邮路,实现了全疆最后一个建制村直接通邮。当地村民表示,以前从村里到县城路不好、时间长,收寄快递也不方便,现在邮政翻山越岭给送到村里来,取件寄件省时省力,生活方便多了。

  经过70年的发展,新疆邮政普遍服务营业网点已达1539个,在全国邮政率先实现普遍服务网点设置、普遍服务业务等12项普遍服务标准全面达标。普服网点营业服务达标率达到100%;乡镇网点覆盖率持续保持100%;建制村直接通邮率持续保持100%;边境村邮政普遍服务全覆盖提前完成;农村投递汽车化率超过85%;机要通信质量连续24年万无一失;相继开通三十里营房、神仙湾、老爷庙等边防邮路并设立邮政服务点,实施普通包裹资费优惠措施,不断改善服务,全力保障部队用邮需求,受到官兵的一致好评。

  “邮寄的过程,也是跟外界互动的过程。”驻守在三十里营房地区的某部战士小王说,“虽然驻地远在天边,但能被人关注和关心,心里总是暖暖的。”每逢休息日,经常有战士拿着精心包装的物品到邮政服务点邮寄,有的是想寄几块高原的石头给家人留个纪念,有的是想寄一些高原特产让家人尝尝,这里成为家和军营之间的“情感联络站”。

  邮路织网,通四方惠民生

  从前“车马慢”,如今“当日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交通工具种类增多以及邮政投入加大,新疆区内邮路不断延伸,逐步实现了由“初步连通”向“覆盖成网”的跨越。

  1949年以前,新疆邮政通信设备简陋,邮件多用马、骡、驴和少数骆驼以及马拉车运输,内部作业全靠手工操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新疆邮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5年新疆邮政汽车总站成立,1958年运行邮运快车,1985年推出信报快车,1999年乌鲁木齐邮区中心局(现更名为“乌鲁木齐邮区中心”)成立,2002年首次直接租用铁路集装箱向外省邮政发运出口邮件,2003年与新疆航空公司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全面启动速递物流揽投网建设,2012年开办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包裹业务,2015年实施甩挂接力,2019年推出区内城市互寄标准特快邮件“今日收 明日达”时限承诺服务,2021年机场空侧新陆航邮件处理中心基本建成,2025年首列乌鲁木齐至西安电商集装箱班列开行……目前,新疆邮政已构建起纵向到村、横向到边、东联国内主要城市、西达中亚主要国家的邮政快递网络,拥有了“航空+汽车+铁路”的立体复合运输网络,其中,航空邮路覆盖全国28个省份、50个重点城市,陆运邮路辐射全区各县、乡镇、团场,邮车数量达2000余辆。乌鲁木齐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喀什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霍尔果斯国际邮件交换站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功能日渐完善,特别是喀什综合保税区国际邮件、国际快件及跨境电商“三合一”集约化监管模式的创新实践,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往来提供了高效物流支持,展现了邮政系统在国际业务转型中的韧性与活力。截至2025年8月,新疆邮政已助力跨境电商商品出口至中亚五国及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实现跨境电商货物出口贸易额共计约10.6亿元。今年以来,新疆邮政无人车、无人机等智能设备应用逐步铺开,寄递服务加快向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在乌鲁木齐邮区中心邮件处理中心的分拣车间内,传送带、扫码机、自动分拣线等设备高速运转。自动分拣线上,邮件通过扫码机自动识别,整个过程不见人工干预,却井然有序。这与过去邮递员逐个分拣核对地址、手工捆扎邮包的场景,形成了鲜明对照。据乌鲁木齐邮区中心生产作业调度人员介绍,目前使用的这套全自动分拣设备最高一天分拣过80多万件包裹,有效节省了人工成本,大大提升了邮件处理效率。

  从前“不包邮”,如今“送进村”。随着“快递进村”工程的推进实施,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高效推进,全区邮政8840处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建成,实现了村级快递服务覆盖率100%。2021年以来,全区累计“快递进村”业务量达1.76亿件。同时,新疆邮政持续加大村级自提点建设及人员、车辆的能力建设投入,提升集运业务整体时效水平和末端服务能力,积极推进邮快合作、交邮合作,为各族群众线上消费活力的加速释放和“包邮区”拓展到村打下了扎实基础。2024年,新疆实现电商包邮。2025年7月21日,国家邮政局宣布新疆地区实现电商包邮全覆盖。

  村村通邮、快递进村,农产品进城、电商兴起。如今,即使是在最西端的乌恰县吉根乡斯木哈纳村,这个曾经骑马两小时才能取到包裹的边境村,邮件日均处理量已突破80件。牧民木萨·马克巴依说:“以前取包裹,骑马一路颠簸,来回得耗两小时,现在手机上一点,邮政就送到村里来了。”

  乌恰县苏打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与邮政合作后,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正一步步实现。当地的“托云苏打羊”等品牌牛羊肉销到了全国各地,仅2024年销售额就同比增长210%。

  新疆很大,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六分之一;新疆很远,从乌鲁木齐到相距最远的县,距离超过1700公里。可无论路途再远、海拔再高、路上的风雪再大,邮政都能“使命必达”。

  金融赋能,引活水润实体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邮储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成立17年来,始终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忠实履行“金融戍边”责任,锚定新疆“五大战略定位”,立足新疆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贡献金融力量。

  深耕普惠金融。搭建遍布城乡的网点网络,持续扩大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新疆区分行在新成立的和康县升级改造营业网点,成立邮储银行首家高海拔为军服务专属支行。目前,新疆邮政金融网点总数达645个,网点总数居全区国有商业银行第1位。网点县域覆盖率达到97%,服务个人客户1324万余户。同时,延伸服务触角,设置助农取款服务点643个,填补金融服务空白,开通银行自助终端维文服务功能,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客户自助办理金融业务障碍。

  聚焦“村社户企店”五大客群,新疆区分行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特色产业开发,建设信用村4340个,评定信用户16.76万户,推出“邮棉快贷”“香梨贷”等金融产品28个。截至今年7月末,该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达232.60亿元,较年初增长37.75亿元,增幅达19.37%。

  同时,新疆区分行紧密围绕“十大产业集群”,助力新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风力和光伏发电、传统能源绿色开发、传统行业绿色改造等领域,累计投放绿色贷款94.02亿元,赋能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把握新疆“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以重大工程项目为依托,支持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扩建、兰新铁路、将淖铁路等项目,累计投放重大项目贷款195.78亿元。助力民营小微企业,推出“一业一链、一链一策”的针对性创新产品,服务小微企业2.23万家,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38.43亿元。

  潮涌丝路,风起天山。从重大基建项目到普惠民生工程,从城乡居民到民营小微,邮储银行正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注入天山南北。

  服务“三农”,重帮扶促振兴

  乡村兴则国家兴。新疆邮政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支持农业发展,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打开一条“绿色通道”。

  每年6至9月的新疆,小白杏、哈密瓜、蓝莓、樱桃、葡萄等生鲜水果争相上市,处处瓜果飘香。9至11月,新疆棉田迎来丰收季。进入12月,牛羊肉大批量上市。航空速达、极致保鲜、上门取件……邮政“极速鲜”为农特产品出疆保驾护航;邮政普惠金融服务深入棉田地头,守护着农民一年的丰收果实。新疆邮政联合政府部门举办特色农产品全国推介会,运营哈密瓜、西梅“大兵团作战”等项目,以示范社、示范企业为抓手,多地(市)联动合力推出“供货+销售+寄递”一体化服务,破解鲜果运输、外销难题,畅通了“疆品出疆”高速路。

  近年来,新疆邮政持续发挥邮政资源禀赋优势,推进服务乡村振兴“十大工程”,深化改革创新,以邮政“四流”解农村“三难”,形成了“农民获利、消费者获益、邮政获客、政府获赞”的惠农协同服务生态,实现了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寄递、“融资E”三大牵引型业务协同、规模化发展。2022年至2024年,全区邮政累计助力农产品销售2.47亿元,实现了农产品交易额翻一番,“融资E”贷款协同发放净增额增长近4倍,完成率升至全国邮政第2位。

  为进一步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工作,新疆邮政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有关要求,自2014年起扎实开展驻村工作,近3年来累计派出71支工作队、424人次参加驻村工作,9077人次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实现了所驻村社会稳定,确保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在新疆邮政落地生根。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疆邮政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中国邮政坚决落实中央援疆工作有关精神,自2021年起加大对新疆邮政干部人才援助力度,已累计派出援疆干部三批、共80人次,其中7人连续两次参与援疆。他们当“新疆人”、办“新疆事”、结“新疆缘”,与新疆邮政人同心筑梦、砥砺奋进,开展了一系列既打基础利长远又具实效性开创性的工作,为新疆邮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昆仑见证千年之变,天山铭刻时代华章。70年风雨兼程,新疆邮政从“车马慢、书信远”的旧时光,迈向“全球通、万物联”的新时代,邮运网络“穿三山绕两盆”,“邮政绿”尽染天山南北,生机盎然。从帕米尔高原到塔里木盆地,从霍尔果斯口岸到喀什古城,从边境哨所到偏远村落,新疆邮政人用脚步丈量边疆,用初心温暖民心,全心全意服务各族群众,助力边疆振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邮政将继续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勇当先锋,在促进民族团结中彰显担当,在推动边疆振兴中贡献力量,让“大美新疆”的邮政故事,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中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