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教育局主办、唐山市邮政分公司与双新小学联合承办的“童耀凤凰城 方寸展新章”首届集邮嘉年华启幕。近3000名师生、家长共赴这场融合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邮票之约”,校企共建让集邮文化扎根校园,校地合作打造新模式。
“我们与路南区教育局签订集邮文化校企共建计划,就是要让邮票成为青少年的‘文化课本’。”据唐山市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新小学被授予“唐山市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称号后,“新枫少年邮局”纪念邮戳同步启用,《动画——天书奇谭》邮票首发式的举办更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双新小学校长张颖指着现场揭幕的嘉年华纪念封说:“这枚纪念封的设计出自六(3)班学生王语晗之手,封面上有唐山皮影、花吹等本土文化图案与校园线稿章戳图。家乡文化为校园文化提供滋养,校园则成为文化传承的阵地,我们希望以集邮为桥梁,推动二者深度融合。”
在“邮梦未来,童绘星河”邮票设计大赛区,少年创意点亮邮展现场。双新小学三年级学生郭欣璦举着画稿激动地说:“我画了月球基地和五星红旗。老师说,优秀作品会被制成明信片,我想把明信片寄给空间站的叔叔阿姨!”现场百名学子用画笔描绘太空图景,以邮票设计点燃科技强国梦。
舞台上,集邮时装秀成为焦点——小模特们穿着印满“新唐山、新家乡”元素邮票图案的服饰走秀,台下家长王女士拿出手机为孩子录像:“学生参演的节目把邮票元素融入时装,这种‘五育融合’的教育方式特别生动。”此外,活动还表彰了“小小集邮家”,小邮迷们的邮集展示车一并在现场亮相,获奖学生胸前的集邮徽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这是1996年发行的《震后新唐山》邮票,4幅图案分别展现了抗震纪念碑、新唐山街景、工厂新区和居民区,起重机与高楼群的构图正是城市重生的见证。”在“百年印记耀征程”邮展区,“新枫少年邮局”的小讲解员为大家详细讲解,展出的每一枚邮票都记录着唐山从废墟中崛起的坚韧历程。而在另一侧的“双新四十载·邮路筑梦行”展区,泛黄的建校纪念邮票、百余枚展现双新小学10年集邮特色教育历程的封片与近年来该校学生参与设计的文创邮品并行陈列,珍稀邮品串联起城市记忆。六年级学生张昊宇捧着自己制作的“唐山皮影”邮折表示:“我在邮折里贴了爷爷收藏的老邮票,希望用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家乡文化。”
邮政提供的有声明信片打印服务,更让亲子互动激活文化体验。“妈妈你看,把我的祝福录进明信片,爷爷收到后就能听见我的声音了!”在嘉年华快闪邮局,五年级学生李若豪兴奋地操作着有声明信片打印机。家长与孩子穿梭于现场设置的掐丝珐琅体验区、“小邮花社团”手作展示台之间,共同完成“邮票拼贴画”“邮戳拓印”等亲子任务。“小邮花社团”指导老师曹金介绍说:“我们开发了‘邮票上的党史’‘唐山红’等集邮活动课程,这次嘉年华还特意开展了亲子集邮挑战赛,就是想让家长也参与到文化传承中。”不少家庭拿着集戳打卡本穿梭各展区,本子上盖满了“抗震精神”“校园风貌”等主题邮戳。
“集邮嘉年华不是终点,而是‘集邮+教育’的新起点。”路南区教育局思政科科长谭丽娜表示,未来将以校企共建大联盟为依托,在全区中小学推广“五个一”集邮工程:一本校本教材、一个校园邮局、一场主题邮展、一次邮品设计赛、一个集邮社团,让邮票成为“行走的教科书”。目前,唐山市分公司已规划“邮票里的唐山”主题研学路线,将带领学生走进邮政博物馆、主题邮局等实践基地。正如活动现场那条标语——“方寸邮票藏天地 一纸邮情润童心”所言,这场嘉年华正让集邮文化从展柜走向校园,成为青少年触摸历史、展望未来的“文化窗口”。